过医考 找银成 银成医考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医学考试 > 诊断学 >

发热——诊断学症状与体征

  • 作者:admin来源:未知发布日期:2014-11-03 点击:
  • 核心提示: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,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,称为发热。发热(fever)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,也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。

    发热概念
    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,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,称为发热。
    发热(fever)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,也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。体温升高可以是生理性,也可以是病理性,病理性的体温升高包括发热和过热两种情况
    发生机制
    发热的基本机制
    发热的原因很多,发生机制比较复杂,但基本发病环节已比较清楚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,应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:
    ①发热激活物及作用;
    ②内生性致热原(EP)的来源、本质及作用;
    ③EP进入体温调节中枢的方式;
    ④介导EP引起体温调定点升高的中枢发热介质(包括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)及作用机制;
    ⑤调定点上移引起体温升高的机制;
    ⑥热限的概念、形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。
    1.发热激活物
    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EP的物质,又称为EP诱导物,包括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的产物。
    (1)外致热原
    主要是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,包括:
    1)革兰阴性菌:
    ①主要有大肠杆菌、伤寒杆菌、淋球菌、脑膜炎球菌等;
    ②胞壁的脂多糖(LPS),又称内毒素(ET)有极强的致热性,其中的脂质A是其致热性和毒性的主要成分;
    ③ET耐热性强,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,临床上输血和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发热反应大多与其污染有关。
    2)革兰阳性菌:
    ①主要有肺炎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等;
    ②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;
    ③全菌体和胞壁骨架成分-肽聚糖均有致热性;
    ④革兰阳性菌分泌的外毒素,如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-1、肠毒素、致热外毒素A、B、C(曾被称为猩红热毒素)和白喉毒素等都有显著的致热性。
    3)病毒:
    ①主要有流感病毒、麻疹病毒或柯萨奇病毒;
    ②人类的致病病毒多数为包膜病毒,包膜中的脂蛋白可能是病毒的主要致热性物质;
    ③有些病毒含有血凝素,具致热性。
    4)其它微生物:
    ①主要有真菌、立克次体、衣原体、钩端螺旋体、疟原虫等;
    ②立克次体、衣原体、钩端螺旋体的胞壁中亦含有脂多糖,其致热性可能与此有关;
    ③有许多病原微生物虽不产生特异的致热物质,但在体内繁殖可引起相应的抗原表达或细胞自身抗原的变异,启动免疫反应,引起发热;
    ④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成裂殖子,红细胞破裂时,大量裂殖子和代谢产物释出,引起高热。
    (2)体内产物
    1)抗原—抗体复合物:
    ①抗原抗体复合物对产EP细胞有激活作用;
    ②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固性发热与其血中持续存在的抗原-抗体复合物有关。
    2)致炎物和炎症灶激活物:
    ①尿酸盐结晶、硅酸盐结晶和无菌性炎症灶渗出物等具有致热性;
    ②组织坏死过程也可释放某些发热激活物。
    3)致热性类固醇:体内某些类固醇代谢产物,如睾丸酮的中间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可引起发热。
    2.内生性致热原
    1)EP是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,由体内产EP细胞产生和释放的,可引起发热的物质,其本质是细胞因子。
    2)可以产生EP的细胞包括单核细胞、巨噬细胞、内皮细胞、淋巴细胞、神经胶质细胞、肾小球膜细胞以及肿瘤细胞等。
    产内生致热原细胞
    巨噬细胞及白细胞 肿瘤细胞 其它细胞
    血单核细胞
    肝星状细胞
    腹腔巨噬细胞
    滑膜巨噬细胞
    骨髓巨噬细胞
    肥大细胞
    嗜中性白细胞
    NK细胞
      
    骨髓单核细胞性肿瘤细胞
    白血病细胞
    何杰金氏淋巴肉瘤细胞
    肾细胞癌细胞
      
    表皮角化细胞
    郎罕氏细胞
    角膜上皮细胞
    神经胶质细胞
    肾小球膜细胞
    内皮细胞
    平滑肌细胞
    胶质细胞
      
     
    3)目前已明确的EP主要有四种:白细胞介素-1(IL-1)、肿瘤坏死因子(TNF)、干扰素 (IFN)和:白细胞介素-6(IL-6)。
    1.试述G-细菌进入机体后引起发热的发病机理。
    (1)致热源所致:致热源分为外源性致热源和内源性致热源。
    外源性致热源:如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,炎性渗出物,无菌性坏死组织,抗原抗体复合物等,其特点为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,需通过内源性致热源发挥作用。能激活中性粒细胞、嗜酸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释放EP。
    内源性致热源:简称内热源(EP):由中性粒细胞、嗜酸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所释放又称为白细胞致热源,如白细胞介素-1(IL-1)、肿瘤坏死因子(TNF)、干扰素 (IFN)和:白细胞介素-6(IL-6)等,这是目前已明确的四种主要EP,其特点为可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,使体温调定点上升,导致产热增加,散热减少,体温上升。
    (2)非致热源所致:见于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;②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,如癫持续状态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;③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,如广泛性皮肤病、心力衰竭等。
    顶一下
    (0)
    0%
    踩一下
    (0)
    0%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more银成教育·名师团队TEACHER TEAM
    银成教育 银成新闻 医学资讯 考试动态 课程试听 医师考试 考研西医 答疑中心 银成商城 合作伙伴 关于银成 法律声明 招贤纳士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

    联系电话:13971181888(客服) 027-82266012 13971116888 传真:027-82266012 企业QQ:800067818

    特别声明:所有银成正版视频课程均有观看有效期,购买前请务必咨询清楚,购买后视同已确认课程相关信息。

    版权所有:武汉银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鄂ICP备11013779号-1

    武汉银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经济开发区楚天大道特1号

    武汉银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徐东大街汇金中心(群星城)K3-2 2805

    技术支持:银成医考网络中心 E-mail:service@yixueks.com

    ×

    登录 请在下列文本框中输入您的账号和密码